登门问需精准施策育“匠”才,市人社局开展惠企助企“大走访”
本报讯 (通讯员黄婷 记者何家玉)“非标生产环节,技术工人依然是生产主力,工艺复杂多样,急需紧缺型工种技术操作工,但培养周期长,招工渠道有限,行业压力大。”近日,面对主动上门对接服务的市人社局“助企专办”,某船舶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道出困境。
根据《“万企大走访”市级部门走访任务清单》,市人社局成立8个工作组,开展惠企助企“大走访”活动。每个工作组还为每家企业配备一名“助企专办”,定期对接联系企业,进一步推动人社惠企政策落地见效。
在一系列船舶海工产业相关活动筹备之际,由市人社局职建处、职鉴中心组成的“助企专办”服务组,由分管领导带队深入启东海工船舶工业园,主动靠前服务,精准助力企业破解人才发展瓶颈,打造一流人社营商环境。
为更好了解南通船舶海工产业发展动态、精准对接服务需求,服务组根据前期数据分析和企业情况,做好调研方案,先后走访宏华海洋油气装备(江苏)有限公司、江苏华滋能源工程有限公司、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船舶海工规上企业,全方位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用工结构、人才需求及当前面临的困境。
针对部分企业面临的“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技能培训需求迫切”等难题,“助企专办”服务组现场建立问题清单,及时搭建市内大中专院校、技工院校与区内企业沟通平台,引导企业开展职工岗前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协助申领各类培训补贴,推动教学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人才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为企业搭建人才输送桥梁。
服务组将政策宣讲融入走访调研,对于企业提出的“企业自主认定开展与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三个问题,从政策解读、范例讲解和具体做法3个层面,定制化解答政策疑问,协助企业做好人才培养和评价工作。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引导企业综合运用稳岗补贴、扩岗补贴、培训补贴、人才补贴等多项扶持政策。
精彩推荐
徐惠民同志任中共南通市委书记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〇年新年贺词
“世界第一井” 水上大挪移 这是长江航运史上最大规 ...
我国首次从韩国进口罐箱LNG
中国第一所新型戏剧学校伶工学社昨迎建社百年纪念
2019中国森林旅游节在通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