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网新闻中心

南通船舶海工产业展搭建专业化供需交流平台——国际展团云集 中国“智造”瞩目

法国、丹麦、新加坡等众多国际展团亮相,招商局工业、振华集团、中集集团等央企以“总部展团”形式前来,我国自主研发的多个高端装备、前沿技术发布……16日上午,南通国际会展中心内人头攒动,第六届南通船舶海工产业展在这里拉开序幕,全面展示通泰扬船舶海工产业发展成果,搭建面向全球的专业化供需交流平台,推动产业强链、补链、延链,进一步提升中国船舶海工在全球市场影响力。

“这个前不久刚出港,可牛了!”在惠生清洁能源展位,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最大吨位、最大储气量的新型海上浮式液化天然气装置——NGUYA FLNG的产品模型栩栩如生,成为当之无愧的“人气王”,吸引诸多观展者的目光与赞叹。这一重量级产品,从合同签署到装置起航仅用了33个月。“惠生清洁能源是全球目前唯一实现FLNG(浮式液化天然气装置)独立总包并成功交付的企业,致力于为全球能源行业提供高效集成的EPCIC解决方案,覆盖浮式液化天然气设施、陆上标准模块化LNG工厂、浮式天然气发电设施、浮式风电及其他清洁能源。”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期待借助展会链接更多伙伴,共同推动我国船舶海工产业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站在54平方米的展位中,南通润邦重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仇卫峰如数家珍地介绍起旗下“重器”——海洋工程起重机、过驳系统,以及多款特种工程船舶。“我们这次不仅带来海上强作业能力的核心装备,还有面向LNG等清洁能源的工程船,就是希望让更多客户看到我们。”他切身感受到南通船舶海工产业展的影响力正逐年提升,“随着南通在海工产业链上的集聚效应越来越明显,这个展会正走向更大的国际舞台,我们也希望借助这个窗口,向世界展示中国的高端制造实力。”

“当前船舶行业正步入一个重大转型期——全球对环保、低碳、新技术及AR智能系统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展馆另一侧,劳氏船级社大中华区运营总经理施兴泰与在场嘉宾热烈交谈,分享行业新动态。他特别感谢和肯定南通市政府搭建的这一高水平交流平台:“在行业变革与技术融合不断加速的背景下,此类平台显得尤为宝贵。”

行走在展馆之中,创新的气息扑面而来:灵活的ABB机械臂挥毫写下飘逸的“顺”字;韩通集团推出多款绿色高性能船舶,包括满足全球最严排放限制区域排放标准的22000TEU集装箱船;达索系统则携船舶设计与制造的数字化平台亮相,可实现从概念到制造的全流程覆盖……

作为展示船舶海工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南通船舶海工产业展自2019年首次举办以来,得到了各界的高度关注。今年的展会聚焦高端化、国际化、数字化和专业化,超500家企业参展,包括来自芬兰、荷兰、法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60多家知名国际企业和国际机构,展出面积近3万平方米,整体规模在全球船舶海工类专业展会里位居前列,在船舶海工产业集群类展览中位列首位。除了船舶总装建造及修理展区、海工装备展区等传统展区外,新增的“创新服务展区”“江苏精品配套区”等同样热闹非凡。在上海交大、哈工程等知名高校及检验、检测等服务机构展位前,许多观展者纷纷驻足咨询。

“你们可以和企业在哪些方向进行合作?”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展位,不少企业对哈工程长三角高等研究院产生了浓厚兴趣。这是哈工程与南通市人民政府于去年十月携手共建的重大校地合作平台,定位“船海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卓越工程师培养重要载体、科研成果转化桥头堡”。“哈工程将依托南通独特的产业优势和区位条件,持续深化本土布局。”校长助理耿敬表示,未来将推动约300名研究生来通学习、研发与实践,真正走入企业一线,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为南通船舶海工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本次船舶海工产业展为期三天,预计观众将达3万人次。其间,将围绕技术、产教、产才、投融资等,陆续举办2025年南通市绿色低碳装备智能制造产业技能竞赛、“船海优采·供需链通”——船舶海工企业集中采购活动、航运—造船企业合作发展交流会等20多项活动。

记者 刘璐 严春花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