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网新闻中心

苦味蔬菜成夏日餐桌“宝藏” 探寻通城“吃苦”风潮背后的营养密码

摊位上摆满了苦味蔬菜。记者朱颖亮

入夏以来,通城持续高温,市民的餐桌悄然发生变化——往日被不少人“嫌弃”的苦味蔬菜如今成了商超、菜场里的“香饽饽”。26日清晨,记者走进市区易家桥菜场、大润发超市等场所实地探访发现,苦瓜、芹菜、芝麻菜、菊花脑等十余种苦味蔬菜整齐陈列,前来选购的市民络绎不绝。一场围绕“夏日吃苦”的健康风潮正在通城蔓延,这些带着苦味的蔬菜正以“宝藏食材”的身份,为市民的夏日饮食增添一抹清凉与健康。

苦味蔬菜销量攀升,品种丰富供选择

清晨6点的易家桥菜场早已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在蔬菜区摊主王桂兰(化名)的摊位前,苦瓜、芹菜、菊花脑、带芯莲子等苦味蔬菜被单独摆放在显眼位置,她说:“入夏后,苦味菜销量一天比一天好,尤其是苦瓜和芹菜,以前一天顶多卖20斤,现在能卖40多斤,周末还要更多。”王桂兰一边给市民称苦瓜,一边笑着说,不少老顾客还会主动问有没有新到的苦味菜,比如芝麻菜、苦苣这些以前小众的品种,现在也成了“常规款”。

在大润发超市蔬菜区,记者看到苦味蔬菜被单独划分出一个“夏日清凉蔬菜区”,货架上不仅有新鲜的苦瓜、芹菜、芝麻菜,还有预处理好的带芯莲子等。“为了方便市民,我们还推出了‘苦味蔬菜组合装’,里面搭配了苦瓜、芹菜和芝麻菜,每天能卖出30多份。”超市蔬菜区负责人李女士介绍,从6月初到现在,超市苦味蔬菜的整体销量同比增长了10%,其中年轻消费者占比明显提升,“以前买苦味菜的多是中老年人,现在不少年轻人也会来买,说是看了养生科普,知道夏天吃苦菜有益健康”。

走访中,不少市民表示,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对苦味蔬菜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以前我家孩子不爱吃苦瓜,我就把苦瓜和鸡蛋一起炒,再加点番茄酱,现在他也能吃小半碗了。”市民张女士拿着刚买的苦瓜说,夏天吃点苦味菜,不仅能开胃,还能清热,比吃冷饮健康多了。市民王先生是苦味蔬菜的“忠实粉丝”:“我夏天每周都会吃三四次苦味菜,有时候做凉拌芹菜,有时候用芝麻菜做汤,简单又营养,感觉身体也舒服不少。”

“苦”味菜肴变花样,健康美味受青睐

苦味蔬菜之所以能成为夏日餐桌上的“主角”,除了健康价值,其多样的烹饪方式也让它“圈粉”无数。记者走访中发现,通城市民的“苦味菜谱”早已不局限于传统的苦瓜炒鸡蛋、芹菜拌香干,而是衍生出了更多创意做法,既保留了苦味蔬菜的营养,又减少了苦味,让更多人能够接受。

在市民刘芳的家中,记者看到她正在厨房准备午餐,餐桌上已经摆好了两道苦味菜肴:苦瓜酿肉和芝麻菜沙拉。“苦瓜酿肉是我家夏天常吃的菜,把苦瓜切成段,中间掏空,填上调好的肉馅,蒸熟后再浇上酱汁,苦味变淡了,还带着肉香,老人和小孩都爱吃。”刘芳一边展示,一边介绍,芝麻菜沙拉则是跟女儿学的,把芝麻菜洗净后,搭配樱桃番茄、牛油果,再淋上橄榄油和柠檬汁,清爽可口,还能最大限度保留芝麻菜的营养。“以前觉得苦味菜不好做,做来做去就那几样,后来在网上看了不少食谱,才发现苦味菜也能做出很多花样。”

除了家庭厨房,不少餐馆也推出了特色苦味菜肴。在市区一家主打家常菜的餐馆里,“冰镇苦瓜”这道菜成了夏日爆款。这道菜以苦瓜为原料,先将苦瓜焯水去苦味,再配上蜂蜜水制成的凉拌汁,口感清甜中带着一丝微苦,深受顾客喜爱。“这道菜推出后,每天能卖出40多份,很多顾客都是冲着这道菜来的。”餐馆老板朱先生说,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他们还会根据季节调整苦味菜的菜单,比如夏季主推苦瓜、芹菜系列,初秋则会增加苦荞苗、苦苣等品种。

“苦味蔬菜的烹饪关键在于去苦味和搭配。”有着20年烹饪经验的厨师长周建明告诉记者,不同的苦味蔬菜去苦味的方法不同,比如苦瓜可以用盐腌制10分钟,或者焯水时加少许糖;芹菜则可以通过焯水去除部分苦味,再搭配香干、木耳等食材,既能提升口感,又营养丰富。“其实苦味蔬菜本身味道很独特,只要烹饪得当,就能做到‘苦而不涩,苦中带香’,让健康和美味兼顾。”

揭开营养密码,“吃苦”也有讲究

苦味蔬菜为何能成为“夏日宝藏菜”?夏季“吃苦”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南通市中医院营养科副主任蔡艳和国家高级营养配餐师樊平,为市民解读苦味蔬菜背后的营养密码与食用禁忌。

“从中医角度来说,苦味食物具有清热解毒、消暑燥湿、开胃健脾等功效,非常适合夏季食用。”蔡艳介绍,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容易出现“上火”症状,比如口干舌燥、咽喉肿痛、便秘等,而苦味蔬菜大多性凉,能帮助身体清热泻火,缓解不适。

樊平则从现代营养学角度补充道,苦味蔬菜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其含有的苦味物质如生物碱、苦味苷等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能帮助身体抵抗自由基损伤;同时,苦味蔬菜大多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且热量较低,有助于控制体重、预防慢性病。“比如芝麻菜,每100克含有2.6克蛋白质、1.6克膳食纤维,以及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和钾元素,其营养价值在绿叶蔬菜中属于佼佼者。”

不过,蔡艳也提醒,夏季“吃苦”并非人人适宜,也有不少讲究。“苦味食物性凉,脾胃虚寒、容易腹泻的人群要少吃或不吃,否则可能会加重不适。”蔡艳强调,孕妇、儿童以及体质虚弱的人群在食用苦味蔬菜时也要注意适量,避免过量食用导致身体不适。

对于如何烹饪苦味蔬菜,樊平也给出了建议:最好是洗净后清炒,油温不要太高,防止营养素被破坏。

“夏季‘吃苦’是一种健康的饮食方式,但关键在于科学、适量。”蔡艳最后说,希望市民能通过合理食用苦味蔬菜,度过一个健康、清凉的夏天。而随着健康饮食理念的普及,相信苦味蔬菜会成为更多市民夏日餐桌上的“常客”,真正发挥其“宝藏食材”的价值。

本报记者朱颖亮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