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川工业快步向“智”造升级
本网讯 (记者苗蓓)4日,走进南通新帝克单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新上的八条高强度涤纶单丝生产线高速运作。公司办公室主任马海军介绍,“今年前四月企业投入1500万元技改,预计推动今年新增销售5000万元”。像新帝克一样,抢抓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机遇,崇川一批企业正乘势而上。
这股“换新”热潮,推动崇川工业投资跑出加速度。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5月,崇川区完成工业投资25.74亿元,同比增幅171%,位列全市第一;其中,驱动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技术改造投资完成20.03亿元,同比增长224.3%,增幅同样位居全市各县(市、区)榜首。“双第一”彰显主城工业经济的强劲脉动。
“双冠”密码何在?精准服务与政策服务是关键。国家及省市层面政策东风甫至,崇川区工信局迅速制定具有崇川特色的“细化方案”与“操作指南”,各级政策红利和具体办理流程“一图读懂”。全区763名“首席服务员”化身政策“快递员”和发展“护航者”,下沉企业一线,开展“送政策、解难题、促创新”专项行动,现场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堵点”“难点”。同时,崇川区积极搭建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力:组织企业参加市级设备更新供需对接会,依托“政企零距离”百场千企面对面活动组织企业开展交流对接。
此轮工业投资高速增长中,技术改造投资无疑是“主力引擎”,占比高达77.81%,其224.3%的同比增幅成为拉动整体投资增长的核心力量。这背后,离不开政府“真金白银”的政策扶持和精准引导。推动制造向“智”造升级,崇川区降低门槛,新设备投资额100万元(含)的技改项目,即可按投资额10%给予补助。
“政府技改资金的‘滴灌’,是企业勇于技术革新的有力后盾。”马海军说,企业进行设备更新享受政府10%的政策补贴,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提升了产品核心竞争力。“通过不断改进设备和工艺升级,确保企业产品至少领先同行3至5年,近年产值年均增长约20%。”
政策效应显著。2024年,崇川申报市区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支持的技改项目21个,数量较往年翻倍,累计完成投资约5亿元,争取市级扶持资金3995万元,有效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和风险。同时该区还积极向上争取资源,组织15个优质项目申报省制造强省建设专项资金,涵盖研发创新能力提升和“1650”产业协同攻关,力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精彩推荐
徐惠民同志任中共南通市委书记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〇年新年贺词
“世界第一井” 水上大挪移 这是长江航运史上最大规 ...
我国首次从韩国进口罐箱LNG
中国第一所新型戏剧学校伶工学社昨迎建社百年纪念
2019中国森林旅游节在通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