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网新闻中心

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级技能大师黄剑——让更多“大国重器” 从南通驶出

“成为全国劳动模范是一个新的起点。”上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劳动模范、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海工与新能源研发中心电气室主任黄剑接过沉甸甸的奖章。他表示,自己将继续坚持把创新火种播撒到产业发展的沃土中,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再创佳绩。

1995年,刚从南通技工学校毕业的黄剑进入中远船务,主要业务就是修船。在这个岗位上,黄剑干了十年,积累了大量一线经验,为后期进行电气系统设计打下坚实基础。2009年,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成立,黄剑由电工转型为电气设计师,不久即参与了世界首艘圆筒型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希望1号”重要区域的电气设计。“希望1号”可用于10000英尺深海作业,拥有15万桶原油的存储能力,能够适应各种海域环境,创造了当时世界海工钻井平台多项纪录,填补了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业的多项空白。“深海高稳性圆筒型钻探储油平台的关键设计与制造技术”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在参与“希望1号”电气设计的过程中,黄剑还研发了发电机负载实验装置,这台设备直到现在还在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随着绿色能源、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黄剑迎来了新的挑战——风电安装船项目。2018年,黄剑担任中铁建港航局自升式风电安装船技术经理,致力于建造当时国内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风电安装船。他带领团队推进精细化建模、单元化建模及模型评审,改进优化设计方案,仅用4个月就完成设备材料采购、生产设计建模和图纸下发。2019年底,项目顺利交付,各类指标均优于同行业,设计建造周期仅16.5个月,创下新的“中国速度”。

去年8月15日,“大长腿”——新一代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船“峰繁”完工交付。黄剑参与了这艘首制船的设计工作。“这艘船的特别之处在于,不但应用场景是绿色的,自身的动力系统也是绿色的。”黄剑告诉记者,常规风电安装船的提升系统和吊机系统的能量返回,是通过刹车电阻去进行消耗,这部分能源就白白浪费掉了。“峰繁”装配了5.3兆瓦的蓄电池组,相当于50辆纯电动汽车的蓄电池装机容量。能源通过蓄电池组存储下来,可节省燃油消耗并大量减少碳排放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江苏制造工匠”“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一份份荣誉的背后,是黄剑30年如一日对技术的执着追求、对责任的勇于担当和对工匠精神的传承弘扬。“国家在海洋装备领域的日益强大,让我们海工人感到骄傲和自豪。”黄剑说,他将继续坚守“工匠精神”,护航更多“大国重器”从南通这片产业沃土驶向充满希望的深海。

记者 袁晓婕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