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门票依赖”,景区更有未来
为促进我市旅游业健康发展,进一步深化文旅惠民,释放全市文旅消费潜能,根据《江苏省景区门票和相关服务价格管理办法》,近日,市文广旅局对外公布了2025年度南通市旅游景区免门票开放日的具体安排,包括军山景区、城市绿谷等在内的11家景区参与其中。
游客希望景区票价“平易近人”,不少景区又想靠着门票“安身立命”——这是一对长期以来难以纾解的矛盾。但如今,越来越多的景区开始尝试与门票“解绑”。除了“简单粗暴”的直接免票,还有不少景区玩起了面向不同对象,在不同时间段,或是不同形式的“变相免票”。比如,庐山风景区三月份对全体海内外游客免收门票,广受游客追捧;滕王阁景区推出“背诵《滕王阁序》免门票”活动以来,已见证超过13万人挑战成功。
单纯就数字而言,哪怕门票定价很高,在旅游总开支中所占比例也并非很大。但门票定价对游客的心理影响却很大,门票价格的高低常常是游客决定是否选择这个景区的重要因素。正如有着数十年文旅从业经验者所言:不只是免掉门票费用,更是卸下游客的心理包袱。经过多年发展,旅游市场需求和游客心理预期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尤其是新一代消费群体更在乎体验的新奇性、舒适度和文化感,成就旅游经济的早已不仅仅是一张小小的门票。据分析,旅游产业链效益包括食宿、交通、购物及间接创造的社会财富,约为门票价值的7倍。由此看来,门票对整体旅游经济而言好比“芝麻”,真正的“西瓜”是旅游市场延伸出的产业链:是宾馆旅店的爆满,是地方特产的俏销,是特色餐饮的火热,也是文创产品的“顺手买一个”。
要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不能只算小账,要算大账,不能只算眼前账,要算长远账。随着全域旅游时代到来,景区摆脱“门票依赖症”,以免费惠民、升级服务等方式吸引更多游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景区免门票后,看起来少了一笔眼前的收入,实际上却能吸引更多游客,同时反向促进景区创新旅游业态、提供更好服务、完善多元化供给。而其核心就在于景区能否将“流量”转化为“留量”,破除“人挤人却不赚钱”的尴尬怪圈。
门票可以免了,服务不能“打折”。告别“门票经济”,不只是做“减法”,客流的快速攀升,在线路设计、食宿交通、购物娱乐、健康卫生等方面,都对旅游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正致力于把“江海有情、南通有请”塑造成一张亮丽的城市文旅名片。当景区票价回归合理区间甚至免费时,自然会增强游客“出门走一走”的动力,带来客流和收入的双增长。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多元化的收入渠道,因地制宜推出更多契合游客需求的个性化产品,在餐饮、购物、住宿、演艺等方面做足做好文章,推出旅游商品、衍生产品、节事赛事、演艺演出开发等,丰富并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加强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挖掘旅游的休闲、养生、商务、研学等多种功能,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例如,依托深厚的海洋文化,在沿海渔港小镇增添渔事体验、海鲜美食等娱乐活动,联动打造“海鲜之旅”。又如,聚焦颇受年轻人青睐的露营度假、沉浸互动等特色玩法,将门票免费作为“流量入口”,结合潮流热点,推出特色产品。启东启唐城以各类优质演艺节目留住观众;南通博物苑打造创意文创产品吸引更多年轻人……通过独树一帜的文化展示、独具魅力的文化渗透和另辟蹊径的文化体验,把景区特色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随着越来越多的景区陆续推行低价甚至免票政策,告别“门票依赖”是早晚的事。与其最终被动放弃,不如及早动手,赢得先手。新一轮门票免费一触即发,各大景区不妨利用这一“时间窗口”,积蓄能量,摒弃“圈钱”思维,闯出一条新路。
精彩推荐
徐惠民同志任中共南通市委书记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〇年新年贺词
“世界第一井” 水上大挪移 这是长江航运史上最大规 ...
我国首次从韩国进口罐箱LNG
中国第一所新型戏剧学校伶工学社昨迎建社百年纪念
2019中国森林旅游节在通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