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网新闻中心

预制菜能不能放心吃?眼见为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走进企业及权威检测机构实地参观

预制菜简化了从厨房到餐桌的过程,满足了现代快节奏生活中人们对便捷与美味的双重追求,但对于预制菜“没营养、不健康”的质疑声也同时存在。预制菜能不能放心吃?3月12日,市市场监管局举办“走进预制菜企业,探寻舌尖新奥秘”活动,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走进预制菜生产企业及权威检测机构实地参观,了解预制菜的制作过程,增进对预制菜行业的了解。

走出认知误区——原来预制菜不加防腐剂

去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首次明确预制菜的定义:“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符合预制菜定义的食品生产企业超过80家。

活动中,大家走进南通泰和食品有限公司、美川食品科技(南通)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参观原料仓库、生产车间、加工流水线、成品储存区等,了解预制菜从原料采购、加工处理到包装储存的全过程。

上午11点,在泰和食品的无菌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流水线前制作小炒黄牛肉里的牛肉与酱料包。公司总经理张丽娟介绍,这是叮咚买菜定制的预制菜产品,除了主食材牛肉,还包括药芹、香菜、小米椒、调味料等,是一道很受欢迎的快手菜,产品不添加防腐剂,冷藏保质期为4天。“不添加防腐剂,怎么保鲜?”面对参观人员提问,张丽娟解答,通过物理灭菌、气调保鲜技术、低温储运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微生物数量,从而延长保鲜时间。

在泰和食品的产品展示间,梅菜扣肉、胡椒猪肚鸡、佛跳墙、咸蛋黄狮子头等几十种预制菜产品分别陈列在冷藏、常温、冷冻三个展区里。参观人员拿起一款松鼠鲈鱼,看着包装上的文字点头:“配料表很干净!你看,调味汁包里只有番茄沙司、番茄酱罐头、水、油、盐、醋、糖、淀粉,并没有‘科技与狠活’。”走在存放原材料的冷库和调料仓库里,大家边看边感叹:“原料可追溯,放心不少。”

膳食纤维含量——可以通过专业设备检出

预制菜产品质量是否过关?企业除了自检,还可以把产品送到权威机构进行检测,为产品贴上更具公信力的“质量标签”。如皋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内,建有江苏省唯一一家省级预制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检测能力覆盖营养物质、理化指标、农(兽)药残留、添加剂、微生物、污染物等指标。

来到无机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检测一种肉类食品预制菜里的亚硝酸盐含量。微生物实验室里,实验室负责人贾俊杰指着一台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介绍,利用这台机器,可以检测出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等十几种致病菌。如何得知预制菜里有没有添加防腐剂?这就要用色谱仪了,它可以检测出苯甲酸、山梨酸、脱氢乙酸等十几种常见防腐剂。

食材加工成预制菜,营养成分是否会流失?口感还原度怎么样?这是参观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省预制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负责人陈建国说,今年中心添置了全自动膳食纤维分析仪等设备,可以检测预制菜中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含量。“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开展科技研发、标准制修订和资质扩项,逐步填补在还原度检测、产品保质期验证、非法添加物检测等方面的空白项,满足预制菜行业的检验检测需求。”

提建议谈期待——把选择权交给消费者

“产品有出厂检验吗?”“保质期是怎么确定的?”边看边问,大家对预制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参观人员还品尝了部分预制菜品,直观感受其口味和品质。有人称赞:“预制菜口感相当不错,完全颠覆了以往的认知。”有人则认为:“部分预制菜口感偏咸偏油,要是能清淡些就更好了。”也有专业人士指出,预制菜加工过程中会有一些维生素、芳香物质等营养素的损失,不提倡作为食物的主要来源。

市人大代表夏风在今年市两会期间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通过参观,消除了之前对预制菜的一些误解。”作为消费者,她也期待企业主动公示预制菜的原材料来源、加工过程,餐馆饭店在使用预制菜时主动告知,把知情权和选择权交给消费者。

南通市食品安全协会共有200多家会员单位,其中有一部分是预制菜生产企业。“据我们了解,本地预制菜企业尚以中小规模为主,技术能力不足、工业化程度还不高。”市食品安全协会会长吴桂林介绍,协会正谋划成立预制菜分会,加强行业治理,引导企业自律,加强对原材料和生产流程的把控,还将组织企业互相交流学习,升级设备、工艺流程。他呼吁国家层面尽快出台相关标准,便于企业对照执行。

 记者 王玮丽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