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网新闻中心

蛇年春节舌尖上的幸福

新春佳节,各地乡村年味浓郁,村民们的饭桌上也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从过去的“吃饱就行”到如今的“吃出健康、吃出品质”,精致而健康的饮食折射出民众舌尖上满满的幸福。

大年初三上午,宿迁市泗阳县卢集镇高渡村的村民刘昌涛家中很热闹,在外打工回来的儿子儿媳、回娘家的女儿女婿、串门的亲朋让家中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刘昌涛家今年的待客餐桌上多了许多“新面孔”:进口的牛排、新鲜的深海鱼、有机蔬菜、车厘子等,“以前过年能吃上肉就不错了,现在能吃到的美食越来越丰富。”刘昌涛表示,随着网购和物流的发展,他置办年货的方式也从线下转至线上,让家里多了许多新食材。

刘昌涛家的变化并非个例。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村民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过去以主食为主的粗茶淡饭,逐渐被丰富多样的荤素搭配所取代。特别是在春节期间,许多家庭的餐桌上摆满了海鲜、牛羊肉、新鲜果蔬等高品质食材,年夜饭的丰盛程度丝毫不亚于城市家庭。

“再也不用过年前囤货了,需要什么随时买随时送到。以前过年买东西得跑到镇上,现在动动手指就能网购到全国甚至全球的好东西,真是太方便了。”刘昌涛的儿子刘江说。

现如今,随着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村民们的购物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电商平台,村民们可以轻松选购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特色商品。从东北的黑木耳到云南的松茸、从法国的红酒到澳大利亚的龙虾,这些曾经遥不可及的食材如今已成为许多村民饭桌上的“常客”。

“现在条件好了,但健康更重要。我们老年人更要注意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不能光吃大鱼大肉。”刘昌涛的老伴徐英说。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村民们的饮食观念也在悄然改变。过去,年夜饭往往以“大鱼大肉”为主,讲究“丰盛”和“排场”。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注重饮食的均衡和健康,低油低盐、少糖少脂的菜肴逐渐成为餐桌上的主流。

记者徐干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