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产能”,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端牢中国饭碗
国务院近日印发《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到2030年实现新增粮食产能千亿斤以上,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基础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5亿亩左右、谷物面积14.5亿亩左右;粮食单产水平达到每亩420公斤左右。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提升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已经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93公斤,国家粮食安全总体有保障。为确保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目标落实落地,《行动方案》部署了6方面保障举措和扶持政策,这些举措将有效地拉动投资,为宏观经济回稳向好提供助益,进一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全方位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
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树立全局和战略思维。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本质要求,就是“向耕地和科技要产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是新发展理念在粮食生产领域的具体贯彻和落实。藏粮于地,是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基本保障。藏粮于技,是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核心要素。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粮食安全提出了更高层次要求,作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重大部署。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农民是种粮的主体,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力军,主产区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必然选择。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将为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要综合考虑粮食供需形势。粮食生产出路在科技。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抓紧抓好粮食生产,让“压舱石”更稳更强。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一刻也不能放松。提升粮食产能,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拓展粮食增产新空间,坚持把多种粮、种好粮作为重中之重,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全方位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沈捷)
精彩推荐
徐惠民同志任中共南通市委书记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〇年新年贺词
“世界第一井” 水上大挪移 这是长江航运史上最大规 ...
我国首次从韩国进口罐箱LNG
中国第一所新型戏剧学校伶工学社昨迎建社百年纪念
2019中国森林旅游节在通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