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网新闻中心

漫评:微光成炬,让“志愿服务”点亮文明之光

image.png

12月5日是第38个国际志愿者日。有一群人,他们是无私的体现,是温暖的召唤,他们有着专属的“红马甲”名片,还有着同一个名字——志愿者。他们默默奉献从不求回报,与助老同行,让“空巢”升温;与助学同行,让梦想升温;与助残同行,让城市升温,与助困同行,让民心升温,与爱心同行,让希望升温……用志愿服务点亮有爱人生。

有一种精神叫奉献,有一种责任叫志愿。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从乐善好施的千年古训到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都传递出一种奉献互助的志愿精神。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志愿服务涉及面广、环节多,被誉为“温暖人间的最美风景”。城市文明、社区便民、乡村振兴、大型活动、社会关爱、救援一线、街头巷尾……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有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用爱心关怀世界、用行动温暖人心。

“志”存高远,“愿”得暖心。每一名志愿者身上都凝结着爱与奉献的感人故事,都是一道温暖的光。志愿者之所以被称为志愿者,其核心就在于“志愿”二字。全国登记认定慈善组织超过1.3万家,注册志愿者超过2.3亿人,志愿队伍总数达 135万个,记录志愿服务时间超过52亿小时。这些志愿者和志愿队伍在社会各个地方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凡人善举中彰显无私大爱,用爱温暖这个世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如同冬日暖阳,尽管寒风凛冽,暖阳始终照耀。点点微光,聚而成炬。倡导引领全社会礼遇“最美”、礼赞“最美”,形成崇德向善、志愿奉献的社会风尚和价值追求。在追光前行中触摸时代的脉搏,传播文明的力量,做文明的追光者,逐梦人。

微光成炬,向光而行。生活因为志愿者更美好,时代因为志愿精神更精彩。汇聚时代暖流,培育文明新风。志愿服务是社会发展绽放出的文明之花,是社会精神风貌的重要体现,也是广大人民挥洒热情与爱心的重要渠道。全民志愿,壮大文明实践“主力军”。如今,国际志愿服务已成为一张展现中国软实力的“中国名片”。传播志愿文化,弘扬时代新风,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发挥文明实践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积极作用。凝聚磅礴力量,纵深推进志愿服务工作提质增效,用爱践行志愿者服务精神,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拥抱新时代社会文明之光。

因“志”而行,因“愿”而动。志愿服务是“人人可参与”、“处处能展开”、“时时生作用”、“物物可捐献”。聚微光成星河,崇善举成大爱。弘扬志愿者精神,构建和谐社会,让志愿服务之风吹遍神州大地,让志愿者在新时代绽放光彩,让世界温澜潮生。(文/沈捷 图/高金梅)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