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网新闻中心

采摘季超长“待机”的蚕豆、甜糯软香的玉米、健康的元麦 沿江农科所专家端出诱人“大餐”

鲜嫩翠绿的蚕豆、甜香软糯的玉米、营养健康的元麦,让人食欲大动。这满满一桌健康餐食,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的科技研发人员苦心钻研数十年的成果。

元麦粥飘香长三角

抑菌研究刊发顶级学术期刊

元麦,又名青稞、裸大麦,元麦糁儿粥在南通等地食用历史悠久,从饥荒年代的“保命粥”,到如今的“长寿粥”,以及不断延伸开发的元麦粉糁儿粥饮食文化系列,而这则是沿江农科所数代专家继元麦粥飘香上海、南京等地农展会后,在今年元宵节为通城百姓端出的一道科技含量堪称最高的“硬餐”。

“元麦籽粒含有大量β-葡聚糖,是元麦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清肠、调节血糖、降低胆固醇和提高免疫力等作用,这已经为国内外许多多糖研究者证实。但是,对β-葡聚糖药用价值研究尚不多见。”沿江农科所蔬菜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宋居易介绍:“我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抑菌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从元麦麸皮中提取并经过改性的羧甲基β-葡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去年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TOP期刊《Carbohydrate Polymers》上。”

省沿江农科所专家介绍,这篇论文为扩大元麦β-葡聚糖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春去春又来”,在元麦种植一度淡出又重回市场的当下,元麦学术研究新进展为百姓保健、农民致富开辟了新路。研究元麦近40年的沿江所副所长刘建说,元麦与大麦、小麦并称“三麦”,曾是南通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沿江所“通麦6号”“苏裸麦1号”遍布大江南北。如今,以满足百姓“杂异、保健、营养”谷物需求为引领,元麦系列新品研发和产业化大幕初启。

春化蚕豆上市早

田间开出“专利花”

蚕豆是市民餐桌上常见的美味,自然生长的蚕豆秋季播种,次年5月上市。有句描述蚕豆的谚语:“嫩三天,老三天,不嫩不老吃三天”,反映蚕豆采摘期极短,一不留神,就会错过这道美味。沿江农科所研究员吴春芳通过“春化技术”,让蚕豆在寒冬季节开花、结果、上市,通过调整种植期,可以使采摘上市期达到6个月。

蚕豆属草本植物,必须经历一段时间持续低温,才能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阶段,这一生长现象即是“春化作用”。“春化蚕豆的产量很高,一棵蚕豆苗上至少10个枝,一个枝上至少10个荚,亩产量可达1000公斤左右。”吴春芳告诉记者,“春化技术”发明纯属偶然。“我从2002年开始这项研究。此前,我负责向上海地区提供蚕豆种子。为检查种子成熟率,我用土办法整理一块一平方米左右的田块,把样品分成几份种在田里天天检查。有一次,我把实验剩下的种子随手放进冰箱,没想到这些放在冰箱里的蚕豆芽种植后,竟然在10月的一天开花,随后又结荚,我惊呆了。”

偶然的冰箱储存,模拟自然环境为蚕豆进行一次“春化”,以后是不是可以通过人为的“春化”改变蚕豆的生长周期呢?被“灵感”击中的吴春芳兴奋万分,开始探索低温春化的温度区间、春化时间、苗龄等几项指标的参数。直到2013年,人工春化早熟蚕豆的各项性状都稳定下来,芽苗培育、芽苗春化等整套技术相继成熟。随后,吴春芳向外界公布并推广这一“鲜食蚕豆早熟栽培”研究成果。该发明专利是我国蚕豆栽培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目前,这项技术已在浙江、上海、云南、福建等地推广运用,且延伸到豌豆、草莓等农作物,打开农民的致富之门。

软香甜糯口感佳

鲜食玉米迎来新发展

你喜欢吃甜玉米还是糯玉米?沿江农科所培育的苏玉糯11号香糯软甜,一口下去,齿颊留香,令人回味无穷。

糯玉米起源于我国西南亚热带地区,长期以来缺少系统育种选择。上世纪80年代,沿江地区农科所谢孝颐利用通系5号与衡白522杂交,育成我国第一个优质高产鲜食糯玉米单交种苏玉糯1号,衍生再育种推广品种100多个,成为我国推广面积最大、推广时间最长的糯质玉米杂交种,获中国鲜食玉米产业终身成就奖。

为深入解决糯玉米不甜、甜玉米不糯等难题,去年12月底,沿江农科所亚夫科技服务海门工作站揭牌,开启鲜食玉米产业升级的崭新历程。

沿江农科所副所长刘建介绍,江苏鲜食玉米种植面积150万亩,南通约20万亩。亚夫科技服务海门工作站成立后,沿江农科所将在海门基地实施鲜食玉米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推广玉米、大豆等高效种植模式,布局苏玉糯11号等鲜食玉米品种,采用“科研单位+推广部门+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的一体化模式,精准提供技术指导、精准引进产业发展全链条要素,充分发挥基地的示范带动效应,以质量换销量、以品质换品牌,继续让江苏鲜食玉米叫响全国,走向世界。

记者施晔 唐佳美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