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网新闻中心

如皋龙桥村“造血”致富不忘困难群众 慈善蓄水池“活水”不断解民忧

“龙桥村谁家里遇到天灾人祸,村慈善工作站救助款送上门。”2日,记者走进如皋市搬经镇龙桥村党群服务中心,一长串困难家庭救助名单印证了村民口口相传的事。

“去年,村民席国平的妻子白血病、闫仁梅的丈夫食道癌,花费都是几万元,我们及时救助,一共发放14万元,大大减轻了患大病村民的医疗负担。”龙桥村党总支书记闫海春说。

2017年,北与海安、西与泰兴市古溪镇交界的龙桥村,还是省经济薄弱村,负债45万元,钱袋子为何一下子鼓了?“我们这个穷村,自从有了‘造血机’,才打起了翻身仗。”2017年,当时的如皋市建工局帮助村里盖起了1249平方米的标准厂房,被创业的老板租下,每年8万元租金打进村里的账户,掘得村营收入第一桶金。

不久,原来清一色种植粮食的田野上,长出了一片绿油油的黑塌菜。这一片耕地585亩,村里成立的龙桥种植农地股份合作社流转下来,340亩种植黑塌菜,如皋供销合作总社牵头中皋农产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派单”,合作社“接单”,实行订单式种植,一季亩产收入突破3000元,亩纯收入1400元。“种菜这一块,安排建档贫困户就业,年增加工资性收入5万元。”7组贫困户张永建夫妇没有能力外出务工,村里安排在合作社就业,从事移栽、挑菜等简易劳动,一举甩掉穷帽子。

龙桥种植农地股份合作社是村里的第二个“造血机”,由村集体经营,每个村干部都当农机手,种植小麦、水稻,机耕、机播、机插、机收,不用一个雇工,每年省下10多万元成本,去年拿回村营收入45万元。村民打工和流转土地年收入80多万元。

苗木种植是龙桥村兴起的又一特色产业,在外能人返乡投资,流转近300亩土地种植小叶黄杨、红叶石楠、金森女贞等畅销苗木,目前,3000万株绿化用苗已全部接到订单。到目前为止,全村70%的土地流转给种植能手发展规模化经营,变成富民聚宝盆。

画出富民强村新画卷,村党总支最牵挂的是因病返贫的村民。去年,他们牵头成立村慈善工作站,创业致富的村民、南通海泰科特精密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如生慷慨解囊12万元,其他创业能人和村干部带头捐资,一次性注入27万元;今年,村里又募集15万元,村民踊跃继续向慈善蓄水池灌水。

“党建引领,慈善惠民,行进在全面小康的大道上,我们龙桥人幸福满满。”村民闫兵道出了全体村民的心声。

记者 杨新明 通讯员 朱登峰 吴志巧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