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网新闻中心

江苏南通:边走边读,立体型江海文脉可知可感

近日,由南通市图书馆举办的静海讲坛人文南通、“边走边读”读南通系列主题活动正在火热进行,自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读者的踊跃参与。活动依托原有的“静海讲坛”品牌,在邀请专家学者授课的同时,围绕南通的地标性建筑及历史人文景观等,带领读者在行走中聆听南通故事、感受通城底蕴。

可知可感,读者更具获得感

听一堂课,读一本书,走一座城,当阅读打破空间界限,书中所见所闻下一刻在身边重现,记忆里的人文故事变得触手可及,这将是一种怎样的读书体验?

“一个城市之所以辉煌,那是以这个城市的文化和精神底蕴为标志的。南通电影人是南通这座城市的骄傲,正是有了南通电影人和他们所创造的一系列光辉艺术形象,才造就了南通与中国电影历史的深厚渊源。”

11月29日,在南通市实验中学崇敬礼堂,南通市影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梁天明为学生们带来一场关于“中国百年电影与南通”的主题课堂。他说:“将课堂放在这里意义深远。实验中学文化艺术土壤丰厚,从这所学校走出了赵丹、顾而已、朱今明、钱千里等著名的电影人,他们横跨几代中国电影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循着文字脉络,走近学校历史,课堂之后,学生们走访赵丹墓、丹亭、集贤馆,在边听边看边学中,重温先贤伟绩,领略江海文艺气息。“看到赵丹以及著名摄影师、制片人曾经在这里上演过一些进步的戏剧、话剧,我感到非常自豪。这里不仅是电影的摇篮,而且是中国先进思想和活动的传播阵地。”学生葛昊熠有感而发。

“通过这种边走边读的形式,学生对学校历史、南通艺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他们心里从此埋下了种子,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也多了一份选择。”南通市实验中学学生处主任刘维建说。

承史传今,静海讲坛动态化

“过去的静海讲坛,一般是读者走进图书馆,坐下来聆听一场讲座。今年在庆祝建馆110周年之际推出‘边走边读’读南通系列活动,让读者在听的时候,能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这座城市的美好。”南通市图书馆党总支书记、馆长季丰吉介绍道。

据了解,静海讲坛人文南通、“边走边读”读南通系列活动于11月19日正式开启,特别邀请南通人文历史研究学者、国家级文学艺术行业专家,参与阅读推广活动,主题包括近代工业遗存、文学艺术、非遗、名家名作等内容;通过听课、读书、行走3个环节,在授课的同时,由带队老师与市民读者一同行走南通的地标性建筑、历史人文景观,用脚步丈量城市,体会历史温度、时代变迁。

从倾听“张謇的家国情怀”,到步入南通博物苑参观张謇故居、主题展览,其“爱国企业家的典范、民族企业家的楷模、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形象深入人心;从回眸“南通蓝印花布的传承与发展”,到踏访蓝印花布博物馆,独具南通韵味的蓝白之美、匠心之作尽在眼前;还有“人文南通的基因密码”“话剧艺术的文学审美”“民俗文化的意义与价值”等线上线下主题讲座,南通人文无处不有,悠久而深远。

常走常读,文化资源“活起来”

南通市文联原副主席、市戏剧家协会主席李中慧在参与的过程中也作出自己的理解。他认为,运用课堂讲座、实地讲解,线上宣传、线下活动,专家学者与读者百姓互联互动等多种方式,能够帮助南通市民加强对南通这片“文化热土、生活家园”更真切的感受和认识,从而更好地了解南通、热爱南通、宣传南通。

近年来在疫情的影响下,市民阅读需求发生改变,公共图书馆事业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今年7月,南通市图书馆便做了一次尝试,以“阅读濠河,寻味南通”为主题,带领读者阅读《寻味南通》一书,走过濠西书苑、盆景园、环西文化广场、沈绣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南通群英馆,段段人文佳话令人回味无穷。

“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地方文献的保护与挖掘、再利用,所以我们也想以文献、书籍为脉络,把这些景点串联起来,让市民享受文旅融合的红利。这样,既让他们享受到了周边环境的美,又给人以丰富的精神食粮。”季丰吉表示。

据悉,静海讲坛人文南通、“边走边读”读南通系列活动将持续至12月下旬,市民可通过“南通市图书馆”获取最新的活动信息。未来,依托重要的节气、节点,南通市图书馆还将常态化地开展“边走边读”活动,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效能,让读者享受阅读服务形成常态。“希望广大读者通过阅读、研究,能站到舞台上为身边人讲,让阅读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人文气息传到千家万户。”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