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网新闻中心

我市基本建成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增进民生福祉 擦亮健康底色

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近年来,我市加快疾控预防控制体系改革,疾病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基层公卫体系进一步夯实,重点人群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强化,目前基本建成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市民健康获得感显著提升。

全面完善疾病防控体系

眼下,56岁的施先生正在市肿瘤医院胸外科接受治疗。上周,他陪患有肺癌的老父亲前来该院复诊时,接到医院通知——我市癌症高风险人群早期筛查项目正在进行,癌症确诊患者的一名直系血亲可以作为筛查对象进行免费检查。因为施先生的父亲是肺癌患者,作为儿子的他符合免费筛查条件。通过CT检查以及后续的病理检查,施先生被确诊为胸腺肿瘤,上月底入住市肿瘤医院接受治疗。

作为我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今年全市已完成癌症早筛1.21万人,完成率78.89%,卒中早筛2.71万人,完成率95.94%,预计12月10日前全部完成。为强化医防融合发展,早在去年5月,“南通市癌症防治中心”就在市肿瘤医院揭牌成立,这也是我省首个在地级市层面设立的癌症防治中心。该中心成立一年多以来,主要针对我市癌症人群发病情况、致病因素等开展流行病调查,实施癌症预防、治疗、康复等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为打通预防和诊疗的关键环节,推进常见、多发和重大疾病的防、治、康、管整体融合发展,今年4月,全省首个医防协同中心——“南通市疾控中心·市六院老年病医防协同中心”成立,中心重点聚焦急性传染病、慢性传染病(结核病)、老年慢性病管理、老年健康人群管理等领域,自主研发了“医防协同智慧慢病防治系统”,为构建平战结合、医防协同、联防联控的新型公共卫生工作机制做出有益尝试。

持续夯实基层公共卫生

“周医生在忙吗?我找周医生。”1日,就职于海安市城东镇中心卫生院的定向医学生周洁又听到诊室外传来这样的声音,她知道,她的“老病人”又来了。这几天,随着寒潮来袭,一些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身体备受“考验”,前来问诊的频次也比以往明显多了。

在南通各地乡村卫生院,医生群体年龄层次偏大,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加入则缓解了基层医院人才“青黄不接”的窘境,也让群众就医多了一份选择和信任。自2016年我市启动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以来,已累计培养1354人。

为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建成25个省级基层特色科室和118个市级特色科室;海安市基层实训基地先后获得省级和国家级示范实训基地,通州区、如皋市、如东县实训基地均按省示范实训基地标准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累计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57家,基本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员的服务网络。

强化重点人群健康服务

今冬首轮寒潮来袭,对于户外工作者而言,做好防冻伤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在寒潮预警发布后,第一时间通过‘职业健康监管服务系统’向相关企业推送了低温天气的职业健康危害预警,提醒他们做好防护。”市卫健委职业健康处副处长薛巍说。

今年6月,我市在全省首创的职业健康监管服务系统正式上线,构建起可以互动的工作中台和风险预警处置平台。该系统无缝对接国家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系统和江苏省职业病防治信息管理平台,实时整合用人单位申报、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场所检测评价、职业病诊断鉴定等信息,形成“一户一档”基础数据库,实现对职业健康服务机构、职业病危害企业的动态监管。目前,全市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企业已超1.4万家,数据已全部同步至职业健康监管服务系统。

为强化重点人群健康服务体系,我市全面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能力。截至目前,每个县(市、区)都已建成一家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实现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网络全覆盖。同时,不断提高精神卫生服务能力。近年来,我市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分类规范管理,推进海安市、通州区省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建设,开展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精神卫生服务能力逐步提升,今年下半年我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患病率、规范管理率、规律服药率等均较去年提高,综合评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牢牢把握增进民生福祉的新要求,一手抓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松懈,一手抓卫生健康服务再提升,进一步深化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张兵表示,全市卫健系统将埋头苦干,奋力开创健康南通建设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记者 冯启榕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