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网新闻中心

让退役军人收获满满幸福感

针对兵员大市、安置大市、优抚大市的实际,我市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服务、高质量保障,建成一批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样板工程”。上月,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在通召开现场会,推广“南通经验”。

党的十九大作出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的重大决定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退役军人工作,先后38次督查指导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推动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在南通不折不扣落实,全面提升全市28.5万名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

保障体系从全覆盖到规范化

退役军人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服务性很强的工作。我市第一时间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长为第一副组长的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就明确提出要实现服务保障体系硬件、软件建设标准“双规范”。

“这里既有军的特色,又有家的温暖!”在海门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退役军人张宇十分感慨。社会保险断缴12年的他,通过服务站“一站式”服务,当场办完社保接续的各项手续。自2019年初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在全省首家挂牌成立后,各地积极推进服务中心(站)建设,于当年5月底实现市、县、镇、村四级全覆盖。

为不折不扣落实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有保障“五有”要求,我市先后多次组织开展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专题督查,以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通报落实情况并限期整改,并将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五有”建设纳入高质量考核。同时专门出台文件,规范全市服务中心(站)建设。

海门、如皋还分别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党委、村(社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全覆盖,大大提升基层退役军人工作组织领导水平。

服务从一站便利到实时精准

为最大限度推动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最多“跑一次、跑一地、跑一窗”,2019年以来,我市先后举办4期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业务培训,全市600多名服务中心(站)工作人员分批参加为期5天的全脱产培训,全面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保障水平。

去年以来,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广泛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落实、大培训”活动,建立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制度机制, 走访慰问驻通部队210批次,完成首批9万块“光荣之家”牌匾发放任务,开展各类慰问8万多人次,征集建议意见600多条。今年4月,我市又在全省率先建立“信息化+网格化+退役军人服务”新模式,把退役军人工作融入网格化管理,建立数字化动态档案,实时精准掌握退役军人需求诉求,已先后为10.4万余人提供及时有效服务。

同时,我市还筛选出一批优秀的社会团体,建立了特殊对象重点服务、一般对象常态服务的志愿服务分类管理体系。全市涌现出海门双拥志愿者协会、南通爱国拥军基金、“战友互助关爱基金”等社会化拥军服务品牌20多个,海安市“拥抱”老兵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管理从树典型到掀起争先热潮

从2019年7月24日全省首家退役军人党支部在崇川区新城桥街道文峰社区揭牌成立至今,全市102个镇(街道)和1904个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已全面建立退役军人党支部(党小组),形成全覆盖的退役军人党员服务管理组织体系,有效破解退役军人流动党员服务管理难题。

为充分展示退役军人永葆本色、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精神风貌,去年,我市组织开展了首届“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军嫂”推选活动,评选出一批创业有成之星、见义勇为之星、敬业奉献之星、热心公益之星、自强不息之星。

国网江苏电力(如东公司)退役军人党员服务队成立18年来,为百姓提供应急抢修,免费对企业开展“电力体检”,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用电,群众满意率100%,2019年被评为全国唯一“最美退役军人”群体。

在这些典型的精神引领下,全市成立了2000多支“红色先锋”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关爱帮扶、抢险救灾、纠纷调解等志愿服务。

新冠疫情发生后,我市在疫情防控一线设置“退役军人奉献岗”,全市2000多名退役军人工作者和4万多名退役军人纷纷主动请战,涌现出江苏“最美防疫先锋”王汉文等优秀退役军人战“疫”代表。今年的“八一”双拥晚会上,市领导为全市十大“退役军人抗疫先锋”颁奖,在全市退役军人群体中掀起新一轮学“最美”、争“最美”热潮。

本报记者 何家玉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