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9 09:40:01 来源: 南通网
本网讯 (记者赵勇进 陈静 通讯员俞新美 王友胜)17日,2020中国海门“东洲英才”创业周盛大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等400多位海内外英才和40多家高校院所的专家齐聚海门,共谋海门发展。
海门连续3年举办“东洲英才”创业周,以“聚才链”撬动“产业链”。近三年来,引进创新创业项目116个,其中创业项目总投资16亿元,累计实现应税销售1.56亿元。创新创业项目新增税收2.27亿元。
汇入创新之海,开启创业之门。海门创新推出一系列引才、聚才、留才的“硬核”政策。2019年出台《关于进一步集聚高层次人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今年5月,又研究出台《海门市领军型创业人才(团队)引进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目前,已累计出台实施人才政策30多项。与此同时,成功培育了一批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园区、社区、孵化区相融合的新型双创载体,为高层次人才发放“绿卡”,在创新创业、融资担保、知识产权保护、成果转化收益以及安居落户、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为各类人才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服务。
开幕式上,6个“东洲智荟”创业项目分别获得了300万元项目资助启动资金。神经保护新药BR-801开发、荧光标记质谱检测蛋白质等16个创业项目签约落地。从事高端纳米制剂研发与生产的江苏艾迪纳米生物医疗有限公司为当天签约落地的其中一个项目。董事长王淑君介绍,该项目落户于海门临江新区,这里营商环境好,产业配套齐全。该项目属于医药产业最后一端,落地后将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医药产业链,有利于促进海门新药研发。目前,项目厂房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底可以进行中试放大生产。
近年来,海门累计投入人才项目资助和奖励资金1.1亿元、科技扶持资金超5000万元,发放人才岗位津贴4200万元、人才购(租)房补贴500万元,带动社会资金投入超12亿元。
上海大学与海门市人民政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的合作,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说,海门中学成为上海大学优质生源基地,通光电缆、振康机械等企业与上大相关学院有很好的产学研合作。上海大学将与海门的企业一道搭乘“东洲英才”创业周这趟顺风车,共同推进政产学研全面合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医科大学校长沈洪兵,奇点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沈海寅,嘉和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总裁、首席科学家周新华,Kronos大中华区总经理缪青等4位嘉宾分别围绕各自研究领域作了主旨演讲和精彩分享,并从不同视角阐述了“聚才链”撬动“产业链”的海门意义。
随着“东洲英才”引进计划的深入推进,一大批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在海门开花结果。开幕式上,南通市青年和人才友好小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用辅料质量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药用辅料转化基地”、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江苏分院一同揭牌。
创业周期间,海门还将举行第二届长三角新药创制初创企业高峰论坛、“智汇海门 创享未来”创业沙龙暨全球创客大赛、中国叠石桥国际家纺跨境电商(深圳)峰会、机器人产业人才对接、“海智杯”创业大赛欧洲赛区云路演、“东洲雁归”高校毕业生就业专场暨看家乡等多个专题活动。
南通日报社 2009-2016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ntrb@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