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新闻-资讯-生活第一门户 南通网首页
新闻 南通时政 南通服务 互动 公告活动 爆 料 台 汽车 汽车行情 汽车保养 南通论坛
娱乐 娱情八卦 电影电视 图片 图说南通 酷图热图 房产 热点楼盘 房价曝光 数字报纸
您的当前位置: 新闻>>南通新闻>>社会>> >> 正文

不断丰富“党建+”老夫喜作“黄昏颂”——如东县双甸搭建银发生辉大舞台侧记

2020-07-06 16:27:04 来源: 南通网

近年来,如东县双甸镇老干部党总支,按照“六有一提升”的创建要求,充分发挥“党建+”,积极搭建银发生辉的多彩舞台,在政治思想引领中高举旗帜,在助力区域发展中发挥余热,在党建品牌创树上大放光彩,多次被省、市、县评为先进集体。三年中,这个总支集体著书110万字,宣讲152场,巡演158场、公益 300多件、扶贫脱贫82户,化解矛盾56次,在中央、省市县报刊杂志书籍刊文100多篇,成为离退休干部发挥余热的精彩缩影和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一个生动样板。相关做法被中央省市等多家媒体深度报道。


双甸镇老干部党总支,紧紧把握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通过著书立作、主题宣讲、文艺演出等,传承红色基因、传播先进文化。

著书“留痕”。2018年出版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文集《霜桥异彩》,分4个篇章:“讴歌改革”“传承家风”“艺文创作”“生活随想”。共收录老同志100多篇作品。2019年出版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集《霜桥心声》分为“祖国巨变”“红色记忆”“典型风采”“名嘴之音”“生活絮语”“文品集萃”等6个篇章。共收录老同志117篇文章。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作序,并赠送各村居党组织作为文明实践教育教材,受到各级党组织的欢迎和赞扬。

宣讲“传声”。党总支组织了“银发之声”宣讲队,传播党的好声音。以十位“百姓名嘴”为骨干的这支队伍,围绕建国七十周年大主题,相继进行了“改革开放四十年”“邓小平第三次艰难复出” “建国后的开局之年” “1959年中国十大建筑” “话说祖国七十年新成就”“开国领袖和将帅们的家国情怀”“传承优良家风,树立文明新风”“传承双甸历史文化,启迪后人奋发有为”等系列讲座。另外,还聚焦身边典型,将老干部支部的钱山柏、陆光正等人的典型事迹制成展板,同步展示、巡讲,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文化“树标”。党总支还组织老干部开展系列文艺巡演,弘扬主弦律。老教师王兴林创作的《十九大报告暖人心》《文明上网》《疫情防控大于天》《两会召开振奋人心》《欢呼实施民法典》,老干部吴国华创作的《不是钱的事》等作品,既紧跟时代脉博又接地气,形象生动,令人耳目一新,排演后受到人们的喝彩,小品《不是钱的事》还上了如东县老年春晚,《疫情防控大于天》上了省“学习强国平台”,《银潮》杂志也进行了宣传。

党总支根据“一支部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的工作要求,发动各支部结合各自实际,加强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和放大品牌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带动党总支的整体工作。

“家风传世”树新风。一支部老干部陆光正建设了“正兰苑史料陈列室”,被委省宣传部、档案局评为“最美家庭档案”,并建立传承优良家风志愿服务队。一年多来,有省市县镇各级近千人次前来参观,县老年协会专门组织了各镇区分会负责人参观学习。陈列室现已列为石甸小学的教育基地。

“霜桥晚晴”显真情。二支部建立的“霜桥晚晴”品牌,曾获省首届志愿服务金奖。32名“小老人”常年帮助8位“老老人”,正常开展“六助”活动,助学习、助家政、助医疗、助生活、助慰藉、助诉求。他们还带着文艺队登门演出,给老人带去生活乐趣,“霜桥晚晴”获得 “最美如东人”群体称号。

“一米阳光”送温暖。三支部三位80高龄的老校长许旭、陆云海、俞水亭在所居住的伯元村村委会办公室建起“一米阳光”志愿服务辅导站。自费购买书籍500多册,供全村留守儿童、学生节假日阅读,并采取多种形式正常举办学子读书报告会,得到省市县的表彰。目前,全镇老干部共建有10支志愿服务队,112人参加。

党总支积极寻找党建工作服务中心工作的切口,在扶贫攻坚、助力发展上主动靠前、积极作为。

扶贫帮困。党总支指导各支部制订扶贫计划、确定扶贫对象、研究扶贫措施。在扶贫帮困的路上,涌现出星光社区老干部支部书记钱山柏等一批先进典型。对于钱老而言,自己掏钱帮助困难老人买药、医病等都是常事,更让人感动的是,他将安徽省霍丘县贫困孤儿魏金涛从四年级开始就一直带在身边抚养教育,直到考取浙江大学。深受帮扶之恩、深感社会温暖的魏金涛大学毕业后分配在浙江宁波银行工作,但他积极响应上级要求,调往广西,支援边疆建设。

致富带富。党总支立足发展需要,大力鼓励老干部、老党员运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贡献力量。共产党员、原农技站副站长、省妇联 “双学双比”先进个人冯志芳自费学习,四处访贤,历时三年,开发了富硒大米、富硒玉米、富硒梨等系列产品,并创办了如东县绿野富硒玉米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先后吸纳了500多家农户,富硒品种种植面积达到近1000亩,无偿扶持残疾人60多名实现就业、创业,帮助60多户贫困户残疾人甩掉了“穷帽子”,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扶贫助残先进个人.

通讯员 丁德全 李勇    丁提

一键分享至

相关新闻

酷图热图

2018CBDF中 ...
我国成功发射陆地勘 ...
中国成功发射陆地勘 ...
航拍淮安白马湖畔金 ...

南通日报社 2009-2016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ntrb@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