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1 10:21:03 来源: 南通网
上周,陈建新邀请几位球友小聚,为她不久前获得乒乓球国家二级裁判员证书而贺。“我今年68岁,这是我近两年获得的第三张证书。学习,给我的退休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也算是我对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一种践行吧。”陈建新这样表达自己的感受。
姜还是老的辣
驾照考场力压两后生
陈建新的考证故事,要从两年前说起。
2018年初,陈建新萌发了考驾驶证的念头,“其实,我很早就有考驾照的想法,但当时家务缠身只能作罢。两年前,家务事少了许多,我自然又想到了考驾照。”
陈建新有一邻居开了家驾校,她就找到他商量此事。“你年龄这么大,能不能学会?”邻居这句话没有让陈建新打退堂鼓,她拍了拍胸脯说:“我这人学习悟性蛮高的,相信自己能开好车。”邻居见陈建新这么自信,就收下了这位徒弟。
和陈建新一起学开车的一拨学员,都是二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陈建新满怀信心而来,但六十好几的她,反应、协调性方面无法和年轻人相提并论,场地练习时,她对进出库、上坡等考试科目的技术掌握得自然比年轻人慢。陈建新没有泄气,她经常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给自己“开小灶”。陈建新那股执着劲,居然没有让她在一拨后生堆里掉队,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她和两名年轻学员一起参加场地考试,居然只有她一次性通过。这位老学员的不俗表现,让教练刮目相看,他连声感叹,多亏了大姐,否则他的驾校在这次考试中要挂红灯了!
两三个月后,陈建新通过了路考,如愿拿到驾驶证。她告诉记者:“儿子很孝顺,建议我平时少开车,我有什么事要办基本是他负责接送。不过,能在六十好几的年龄学到驾驶这个技能,真的很高兴!”
插班生显身手
一年顶他人四年光阴
陈建新近两年获得的三张证书,有一张是市老年大学声乐本科毕业证书。“声乐本科学期四年,我是一名插班生,用了一年的时间和同学们一起毕业,这有些传奇吧。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陈建新这句话,把记者的胃口吊得足足的。
两年前,陈建新和几位初中同学到一家卡拉OK店唱歌。陈建新平时爱唱歌,她唱的几首歌把同学们镇住了,“你有这水平,应该是在老年大学学的吧!”一位在市老年大学学声乐的同学问她。得知陈建新没有专门学过声乐,同学说,“你这水平,不上老年大学可惜了。我可以向老师推荐你来学习,以你的水平,完全可以插班上,只要上一年就能完成四年本科学业。”
同学这句话引起陈建新的浓厚兴趣,第二天她就跑到市老年大学报名上学。陈建新的运气真不赖,当时声乐高级演练班恰巧还有一两个空额,她有幸成为一名插班生。
凭借较好的声乐底子和刻苦的学习精神,一年后,“连跳三级”的陈建新如愿拿到毕业证书。回忆起那段学习的日子,陈建新说:“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的演唱技巧上了一两个台阶,气息平稳了,运气更加自如,发声的准确性有了提高。现在我对唱歌的兴趣更浓了,经常代表社区参加活动和比赛。现在,我已经是市老年大学声乐班的一名研究生了!”
光打球不过瘾
考张裁判证才显圆满
陈建新从小爱打乒乓球,退休前在单位乒乓球比赛中多次摘金夺银。“严格意义上讲,退休后的20多年,才是我和乒乓球最甜蜜的日子。”
1998年的一次大家庭聚会,一家人围在一张桌前轻松聊天,小姑向陈建新提出一个建议:嫂子,你现在退休了,人比较空闲。记得你乒乓球打得不错,可以通过打球认识一些新朋友,丰富自己的老年生活啊。小姑这句话提醒了陈建新,几天后她跑到老年活动中心打球,小小的乒乓球,让她结识了不少新朋友。
这些年,陈建新在社区、崇川区乃至南通市等比赛中多次获得佳绩,还在全国比赛中获得团体、单打第5名。“比赛次数毕竟有限,平日大家更多时候是在一起练球,总感觉练球没有比赛那么有味。大家觉得如果练球时有人当裁判的话,多少会增加一些悬念。因此,我和其他球友就轮着当裁判。”陈建新说,虽然大家球龄都比较长,但当裁判并不专业,有时难免会引起争执,有些球友比较“较真”,说裁判是业余的,判了不算数。
爱“较真”的球友这句话,提醒了陈建新:对了,自己完全可以考一张裁判证啊。于是,去年陈建新报名参加了国家二级裁判员考试。经过认真的复习,理论考试她顺利过关,加上此前参与的3场以上执裁纪录,去年底她如愿获得了国家二级裁判员证书。
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让陈建新的“答谢宴”姗姗来迟。宴席上,陈建新和大家交流了近两年的考证体会,她说:“对我来说,这三张证都很珍贵。相比之下,我最看重的是国家二级裁判员证书。有了这张证,以后我会有更多机会参加正式比赛的裁判工作,把自己和乒乓球的故事演绎得更加完美和精彩,更好地点亮自己的退休生活。”
记者王全立
南通日报社 2009-2016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ntrb@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